現代意義上的旅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,同時也是國人生活質量提高,有時間有閒錢到各地遊玩的具體體現。過去想也不敢想的事現在變成很平常,有的甚至還走出了國門,走向了世界,國人也由此開了眼界,知道了天外有天。同時不少地方也因旅遊成為趨之若鶩爭相前往的熱土,當地人也因此脫貧致富,駛向社會經濟發展的快車道。由此旅遊的意義可以說幾天幾夜都說不盡道不完。
記得年少時讀專業學校小豬視頻草莓視頻,其中有門功課叫“經濟地理”,講課的老師就說旅遊是無煙的工業。當時也只是記住了這個名字,至于具體的就不知道了。
直至本世紀初,“無工不富”成為流行語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這時才知道老師講的“旅遊是無煙工業”這句話的深刻道理,但即便如此,理解得也不是很透徹。
前段時間,隨家人到西安秦始皇兵馬俑旅遊,隨行的導遊說起兵馬俑的奇聞軼事時說道,1974年3月29日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四楊大隊楊志發等村民在井下挖土,意外地發現了大量陶俑殘片,以及成束的銅鏃、銅弩機等兵器。消息一傳開,不久一支考古發掘隊就進駐那裡,開始了艱苦細致的發掘工作。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這項起初並不太起眼的事,半年後竟以驚人的發現震驚世界,這便是後來被譽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觀”的秦始皇陪葬坑的兵馬坑。為了表彰楊志發等人的行為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臨潼縣文化局給了他們每人30元錢的獎勵。這在當時也算是一筆巨款。但他們不敢據為己有,回去之後如數上交生產隊。隊裡給每人記了幾個工分,大概還不值一塊錢。幾年後兵馬俑博物館建成開放,當地人紛紛搞起旅遊,逐漸變得富裕起來。現在當地人每逢春節時家家戶戶都會張貼這樣的對聯,上聯:翻身不忘共產黨,下聯:致富全靠秦始皇,橫批是:感謝老楊。還說在兵馬俑未發現之前,兵馬俑所在的四楊村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也是窮得叮當響,有了改革開放政策,更重要的是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,全民發展旅遊產業,這個地方才逐漸脫貧致富。
聽了導遊的話,不由得想起幾年前去重慶武隆旅遊的事,隨行的導遊當時也是這麼說的。在未發現天坑地縫之前,當地人由于自然環境差,坡陡地平出門就是山金年會官方在線入口。,一年四季一天三頓的主食都是土豆。但自從發現了天坑地縫,開發公司聯合當地農戶發展旅遊,情況逐漸好了起來,從而徹底擺脫了貧困。
由此可以看出旅遊真不愧為“無煙工業”這個稱謂,無工不富,傳統工業能致富,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自然也能帶動人們發家致富。
旅遊途中,看見各地的人如潮水般湧來,我的妻子就忍不住感嘆,這還不是老祖宗給他們留下的寶貝?這哪裡是旅遊簡直就是在給他們送錢嘛!是的。旅遊資源是一筆巨大的財富,是一個聚寶盆,只要好好善待它,合理有效地利用它,它就會源源不斷給人們帶來巨大財富。但也須深知只有善待了它金年會,,合理有效利用了它,方能持續下去。無論是優美的自然環境,還是厚重的人文古蹟,道理都是一樣的。否則無疑于殺雞取卵,卵亡雞滅。這樣的例子也不是個別的。比如前不久被取消5A級景區稱謂的喬家大院便是如此金年會,。還有遊人太多,超過了承載能力,長久以往景區及週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,最後也只能逐漸被淘汰。總之,要做好旅遊這篇文章,需要在持續持久上下功夫,兼顧當前與長遠、保護與利用,切忌為貪圖一時之小利,撿了芝麻丟掉西瓜小豬視頻草莓視頻。
說完這些,再說說旅遊的一些趣事吧!相信不少人都喜歡旅遊,都想趁著有時間有精力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風景名勝、人文古蹟去走走看看。這不,每逢假期重要景區都是人滿為患。不少人也隨之抱怨,這那是旅遊,分明就是在找罪受!其實平常心待之,旅遊不就是自己待膩了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換換環境,換換空間,調整一下心態嗎?當然喜歡的自然喜歡,不喜歡的你倒貼錢請他去,他都不會去,即使去了,那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。有次在車上就聽到一位乘客說起他就不喜歡旅遊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還說他在杭州打工就住在西湖邊上,可他一次都沒有進去過。還說閒暇時最好的享受就是邀約幾個熟人朋友喝茶打麻將。網絡上曾經盛傳有個笑話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,說的是有一伙四川人到西藏旅遊,同行的到布達拉宮等景區去遊玩,旅遊回去說布達拉宮廣場真大家庭旅遊,。另外幾位就說他怎麼不知道呢?因為這幾位在下榻的賓館裡連大門都沒有出去,除了睡覺就是喝茶打麻將。當然我也不是說,喜歡旅遊的人就比喜歡打麻將的人高明,而是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小豬視頻草莓視頻。即使是喜歡旅遊的人,有的喜歡自然環境優美的地方,有的喜歡好玩好耍的金年會app下載官網,而有的則喜歡有人文歷史故事的建築、遺蹟,還有的對所有新奇的都感興趣。總之不能一概而論。
作者簡介:山野,網名巴蜀山野小豬視頻草莓視頻,本名孫效東,四川鹽亭人。工作之餘喜歡讀書,奉行“我思故我寫小豬視頻草莓視頻,我手寫我心”自由寫作,作品散見于《劍南文學》《華西都市報》《東南早報》《綿陽晚報》《綿陽日報》《中國審計》《蒲公英》《綿州詩聯》《芙蓉溪》《嫘祖故裡》等傳統紙媒和網站與微信平台金年會 金字招牌誠信至上,,有作品獲獎。系四川省嫘祖文學院副院長、四川散文學會會員,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,現已出版隨筆散文集《偷閒集》、雜文評論集《遐思邇想》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